院省太极拳队简介
为了进一步贯彻省委、省政府“把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建设成为集教学、训练、科研一体”的指示精神,更好的服务于河南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河南省体育局把太极拳项目纳入我院管理体系,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实行“体教结合”,实现了“互动双赢”的目标。
2004年3月19日 ,省太极拳项目运动队从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分离,移交我院管理,我院成为河南首个拥有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队的高等院校。在我院建立高水平专业运动队,是河南竞技体育的一次新探索,为全省其他高校成立省专业运动队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院省太极拳队现任主教练乔熛,助理教练董国兴。
主教练简介
乔熛,男,汉族,1949年12月生,河南省洛阳市人,武术国家级教练、国家级裁判员,现任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主任、河南省武术管理中心副主任、河南省太极拳队总教练、中国第六届武术协会委员和中国武术科学学会委员。
自幼喜爱武术,从1965年起就从事业余武术训练工作,自1977年北京体育学院毕业后,回到河南组建并担任河南武术男队教练。在1977——1994年问十八年的执教生涯中先后培养出全国、亚洲太极拳冠军丁杰,世界冠军王二平等一大批武术精英,并获得36个全国冠军,6个亚洲冠军和1个世界冠军,九次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二、三等体育运动奖章和证书,五次获得河南省政府记大功和一次通令嘉奖。
1994年因工作需要调入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任武术教研室主任,1995年被国家体委以武术专家的身份委派到澳门,任澳门武术队总教练。在1995——1997两年的执教中,为澳门培养两名世界冠军(第三界世界武术锦标赛女子南拳冠军李菲,男子枪术冠军黄光临)、一名亚军和三名季军的好成绩,实现了澳门体育史上世界冠军零的突破。1996年率澳门武术队参加第四界亚洲武术锦标赛又获得了一金三银一铜的成绩。1997年率队参加在南韩举行的东南亚运会,所带武术队获得了一枚铜牌,圆满完成了援外任务。
1997年回国后,积极从事学院武术教学及武术系的筹建工作。带领武术教研室教师对武术教学进行改革,使体院武术教学更加规范合理,武术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1999、2000年被评为“省体委系统先进工作者”,1999年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教师”,2005年被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被评为“省学科带头人”。
为了贯彻体院教学训练三结合的方针,2004年又承担了河南省太极拳队建设和发展的重担,开创了院办省高水平运动队的先河,在短短的几年中,在全运会比赛中,所带队员杨艳和马建超取得了第四和第六的好成绩;在全国太极拳、剑锦标赛中,所带的队及队员共获得十个冠军,为河南省竞技武术事业的发展再立新功。
执教期间在全国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浅谈陈氏太极拳的训练》、《关于武术训练科学化比赛科学化基本规律分析》、《论武术散手发展趋势》、《自选套路的创编原则》、《对世界武术锦标赛内容攻、守的探讨》等30篇论文,出版了《中国武术精华》、《精功陈氏太极拳》、《少林密技套路精选》、《武术教材》、《太极拳推手套路》等武术方面的专著五本,并参与了武术亚运会竞赛套路太极剑和太极拳推手的编著和审定工作。
院省太极拳队2004年成绩
全国武术锦标赛 |
女子太极剑 |
第四名 |
杨 艳 |
|
男子太极剑 |
第六名 |
蔡云龙 |
全国武术冠军赛 |
男子太极剑 |
第二名 |
蔡云龙 |
|
男子太极剑 |
第七名 |
马建超 |
|
女子太极剑 |
第五名 |
杨 艳 |
院省太极拳队2005年成绩
全国第十届运动会 |
武术套路女子自选太极拳太极剑全能 |
第5名 |
杨 艳 |
全国第十届运动会 |
武术套路男子自选太极拳太极剑全能 |
第6名 |
马建超 |
全国太极拳剑锦标赛 |
团体总分 |
第2名 |
张振兴 |
|
|
|
张 恒 |
|
|
|
楚鹏飞 |
|
|
|
张 璞 |
|
|
|
侯 雯 |
|
|
|
刘文江 |
|
|
|
甘 泉 |
|
|
|
方凤举 |
全国太极拳剑锦标赛 |
集体项目 |
第2名 |
张振兴 |
|
|
|
张 恒 |
|
|
|
楚鹏飞 |
|
|
|
张 璞 |
|
|
|
侯 雯 |
|
|
|
刘文江 |
|
|
|
甘 泉 |
|
|
|
方凤举 |
|
陈氏规定太极拳 |
第1名 |
张振兴 |
|
陈氏传统太极拳 |
第1名 |
张振兴 |
|
42式规定太极拳 |
第5名 |
张振兴 |
|
陈氏规定太极拳 |
第1名 |
侯 雯 |
|
陈氏传统太极拳 |
第1名 |
侯 雯 |
|
42式太极拳 |
第6名 |
刘文江 |
|
42式太极剑 |
第6名 |
刘文江 |
|
陈氏规定太极拳 |
第8名 |
张 恒 |
院省太极拳队2006年成绩
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 |
男子太极剑 |
第二名 |
马建超 |
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 |
男子太极拳 |
第三名 |
马建超 |
全国男子武术套路锦标赛 |
太极拳 |
第六名 |
马建超 |
全国男子武术套路锦标赛 |
太极拳 |
第十四名 |
张振兴 |
全国男子武术套路锦标赛 |
太极剑 |
第九名 |
马建超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团体总分 |
冠军 |
院太极拳队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集体太极项目 |
冠军 |
张 璞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集体太极项目 |
冠军 |
张振兴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集体太极项目 |
冠军 |
楚鹏飞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集体太极项目 |
冠军 |
张 恒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集体太极项目 |
冠军 |
侯 雯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集体太极项目 |
冠军 |
甘 泉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集体太极项目 |
冠军 |
王 莹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集体太极项目 |
冠军 |
方凤举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男子传统陈式太极拳 |
冠军 |
张振兴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女子传统陈式太极拳 |
冠军 |
侯 雯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女子传统杨式太极拳 |
冠军 |
甘 泉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女子规定陈式太极拳 |
冠军 |
侯 雯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男子42式太极拳 |
第二名 |
楚鹏飞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男子42式太极剑 |
第二名 |
张振兴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男子规定陈式太极拳 |
第二名 |
张 恒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女子规定孙式太极拳 |
第二名 |
甘 泉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女子规定陈式太极拳 |
第三名 |
张梦雪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男子传统陈式太极拳 |
第三名 |
张 恒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男子规定陈式太极拳 |
第三名 |
张振兴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女子传统陈式太极拳 |
第五名 |
张梦雪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男子42式太极剑 |
第五名 |
楚鹏飞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女子42式太极剑 |
第六名 |
侯 雯 |
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 |
女子42式太极剑 |
第七名 |
甘 泉 |
院省太极拳队2007年成绩
全国男子武术套路锦标赛 |
太极拳 |
第三名 |
张振兴 |
|
太极剑 |
第四名 |
张振兴 |
|
小全能 |
第一名 |
张振兴 |
|
太极拳 |
第八名 |
马建超 |
|
太极剑 |
第二名 |
马建超 |
全国女子武术套路锦标赛 |
太极拳 |
第八名 |
杨 艳 |
全国男子武术套路冠军赛 |
太极拳 |
第六名 |
张振兴 |
|
太极剑 |
第五名 |
张振兴 |
|
太极拳 |
第四名 |
马建超 |
|
太极剑 |
第三名 |
马建超 |
全国女子武术套路冠军赛 |
太极拳 |
第七名 |
甘 泉 |
全国武术套路精英赛 |
太极拳 |
第三名 |
马建超 |
|
太极剑 |
第七名 |
马建超 |
|
太极剑 |
第三名 |
王卫绍 |
|
太极拳 |
第七名 |
王卫绍 |
全国武术套路精英赛 |
太极拳 |
第三名 |
马建超 |
|
太极剑 |
第三名 |
马建超 |
|
太极拳 |
第五名 |
张振兴 |
|
太极剑 |
第五名 |
张振兴 |
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传统项目) |
太极拳 |
第四名 |
张振兴 |
|
太极剑 |
第三名 |
张振兴 |
|
太极拳 |
第五名 |
王卫绍 |
|
八卦掌 |
第一名 |
候 雯 |
|
42式太极剑 |
第六名 |
候 雯 |
|
四十二式拳 |
第六名 |
张梦雪 |
|
四十二式拳 |
第七名 |
甘 泉 |
全国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 |
42式太极拳 |
第一名 |
鲁小飞 |
|
42式太极拳 |
第四名 |
张 璞 |
|
太极拳 |
第六名 |
袁诗漫 |